每逢假期,上班族們總想脫離工作地居住地的束縛,尋一處去處放松身心。只是不知道在你們的目的地中,有沒有屬于當地的歷史悠久的古建筑呢?
說到古建筑,我們最先能想到的就是故宮、天壇,然后不能不提的就是古建筑上那些色彩斑斕的檐下彩畫,其絢麗多彩的色調給太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今天,我們便近距離的觀摩觀摩它。
考古上能確切證明古代建筑上有彩畫的是陜西咸陽三號秦宮,曾發掘出畫在墻上的車馬壁畫。事實上,古建彩畫不僅美觀,且有一定的防水性,能增加建筑物壽命。
和璽彩畫是彩畫中最高等級的,用于宮殿、壇廟等大建筑物的主殿。梁枋上的各個部位是用特別的線條分開,主要線條全部瀝粉貼金,金線一側襯白粉和加暈。用青、綠、紅三種底色襯托金色,看起來十分華貴。
和璽彩畫有金龍和璽、龍璽和璽及龍草和璽之分。
金龍和璽:整組圖案用各種姿態的龍為主要內容,除龍之外,再襯以云氣、火焰等圖案,具有強烈的神威氣氛。龍鳳和璽:其級別低于金龍和璽,一般是青地畫龍,綠地畫鳳。龍草和璽:其級別低于龍鳳和璽,主要由龍和大草構圖組成,綠地畫龍,紅地畫草!
“和璽彩繪”使用有較多的講究,凡畫這種彩畫者,在明間是上藍下綠,明間兩旁的次間、稍間則上下互換分配,次間上綠下藍,稍間又上藍下綠。 而額墊板都用紅色,平板枋用藍色,梁上要畫“跑龍”,如果用綠色時則畫“工王云”。
旋子彩畫經考查來自旋花變形圖案。旋子彩畫最早出現于元代,明初即基本定型,清代進一步程式化,是明清官式建筑中運用最為廣泛的彩畫類型。
旋子彩畫在元代初步形成,但尚不成熟,如山西永樂宮三清殿的梁枋彩繪,但對下一代的明清建筑旋子彩畫起到了奠基作用。明代遷都北京以后,開始大興宮殿及寺廟建筑。從此彩畫工藝在建筑上的應用逐步擴大、圖案題材多變,為建筑彩畫的發展創造了條件。
旋子彩繪在等級上次于和璽彩繪,在構圖上也有明顯區別,可以根據不同要求做得很華貴或很素雅。這種彩繪用途極廣,一般官衙、廟宇、牌樓和園林中都采用。
明代建筑彩畫的使用雖較廣泛,但在文字上記載不多,僅從保留的實物來看,大體可分為兩種圖案形式,一是金云龍彩畫;二是旋子彩畫,用金量較小,圖案較簡單,為一般廟寺祠堂建筑彩畫,北京西山法海寺,東城智化寺,以及府學胡同文天祥祠等建筑都屬于這個時期的旋子彩畫。
蘇式彩畫是另外一種風格的彩畫,多用于園林和住宅四合院。最近修飾復古的琉璃廠街道的鋪面,多用于這種彩畫。蘇式彩畫除了有生動活潑的圖案外,“包袱”內還有人物、故事、山水等。頤和園中的長廊,應是蘇式彩畫的樣板畫廊,廊間的每根枋梁上都繪有彩畫,極其富麗堂皇。
地方彩畫是根據國內各地方習俗審美的一種彩畫技術。多由蘇式、旋子、和璽彩畫演變而成,其美觀程度與其他彩繪效果大致一樣,卻體現了當地的特色習俗與審美。
古老的梁架
玉白的石壇
赤紅的門窗
和金黃的琉璃瓦
迎面走來的是一個中國古代傳統
建筑雕飾彩畫的輝煌時代。
摘抄自個人圖書館《中國古建筑彩畫藝術欣賞》《中國傳統園林古建的彩畫藝術》《中國古建筑彩繪》,新浪微博上《大美無言,那些古建筑上的彩畫》
END
供稿人:蘇曉霞
編輯人:洪雅婷
校對人:何秋敏
審核人:高少琛